国产老熟女伦老熟妇露脸

全国服务热线

4001-100-800
新闻中心(xin)

决不临渴而掘井——百年老企何能“年轻态”

2018-06-2047383次

湖北日报

 

 

 

编(bian)者按(an)
    一个是中国“水泥工业摇篮”,一个是中国“钢铁摇篮”。100多年前,他们扛起民族工业强国重任,开创近现代中国制造百年老字号;100多年后,他们肩负传统行业转型使命,引领新时代高质量发展。

他们就是有着(zhe)111年(nian)历史的华新水泥和有着(zhe)105年(nian)历史的新冶钢。行(xing)走(zou)在这两家百(bai)年(nian)老企,却让人(ren)感(gan)受到(dao)惊人(ren)的“年(nian)轻态(tai)”。是什么让这两家百(bai)年(nian)老企基业常青(qing)?

6月初,湖北(bei)日报全媒(mei)记者(zhe)走进这两家百年老企(qi),力图解(jie)码他们(men)的“年轻秘笈(ji)”。

1907年(nian),清末督鄂的(de)张之(zhi)洞布(bu)局创立的(de)中(zhong)国最早水泥厂(chang)之(zhi)一(yi)(yi),111年(nian)了,华新(xin)历(li)久不衰(shuai),始终引领着中(zhong)国水泥工业(ye)的(de)历(li)史潮流。当下的(de)华新(xin)水泥,在低碳水泥、水泥窑协同(tong)处(chu)置、节能减排、工业(ye)系统生态设计、安(an)全生产及职业(ye)健康等(deng)多个领域领跑全行(xing)业(ye)。2018年(nian)一(yi)(yi)季度,营收同(tong)比增(zeng)长(zhang)16.32%;利润更是(shi)大涨458.73%。

新(xin)冶钢,也源自张(zhang)之洞。1908年(nian),中国(guo)近代(dai)著名实业家盛宣怀从(cong)张(zhang)之洞那里(li)领命,创(chuang)办中国(guo)第一(yi)家钢铁联合企业——汉(han)冶萍(ping)煤铁厂(chang)矿有限公司(si)。1913年(nian)汉(han)冶萍(ping)创(chuang)办大冶新(xin)厂(chang),即为新(xin)冶钢的(de)前身。新(xin)冶钢,我国(guo)装备最(zui)齐全、生产(chan)规模(mo)最(zui)大的(de)特钢生产(chan)企业之一(yi),全球规格(ge)最(zui)全、生产(chan)规模(mo)最(zui)大的(de)中厚壁无缝钢管生产(chan)基地。2018年(nian)一(yi)季度(du),实现利税(shui)4.79亿元,同比增长46.27%。


吃(chi)着(zhe)碗里(li),看着(zhe)锅里(li)

从(cong)(cong)(cong)人(ren)民大(da)会堂到(dao)人(ren)民英(ying)雄纪(ji)念碑,从(cong)(cong)(cong)葛洲坝到(dao)三峡大(da)坝,从(cong)(cong)(cong)京珠高速(su)公(gong)路到(dao)青藏(zang)铁路,从(cong)(cong)(cong)武汉长(zhang)江大(da)桥(qiao)到(dao)举世(shi)瞩目的三峡工程,从(cong)(cong)(cong)塔(ta)吉克斯(si)坦亚湾(wan)工厂到(dao)柬埔寨公(gong)司,华新水泥筑起了座(zuo)座(zuo)丰碑。

6月4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走进华新水泥旧址博物馆,诸多国内行业“第一”,让人肃然起敬。
  华新的发展历程,就是一部勇立行业潮头的奋进史。”华新公司党委书记、总裁李叶青如数家珍——
  1909年,大冶湖北水泥厂使用当时最先进的德国干法旋窑;1949年,华新大冶水泥厂,引进美国湿法旋窑生产线;20世纪60年代后,消化吸收和改进湿法水泥生产技术,华新造出名扬业内的“华新型窑”;1994年,水泥生产工艺由湿法转为新型干法;1999年,达到国际水平的华新5号窑投产,单厂生产能力跃居全国第一。
   “进入新世纪,我们自主研发的各类核心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为华新实现环保转型形成了有力的支撑。”在李叶青看来,华新所走的每一步,都是在提前谋划,如果没有这种超前意识,就没有华新的今天。
  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敢为明天花钱,保持技术、产品的恒升级状态,行走在华新,时刻能感受到这样的“超前意识”。
  在三峡大坝,他们星夜兼程,持续攻关,实现24小时不间断浇筑,为这一大国重器筑牢根基。
  ;在黄石,华新水泥(阳新)公司手握余热发电、节能粉磨、变频节能改造等综合利用技术,成为全国建材业唯一入选中德重点用能单位节能诊断合作项目企业代表。

在(zai)武汉(han)长山(shan)口环保工厂(chang),华新在(zai)国内(nei)首家研发成功无(wu)配筋高性能混(hun)凝土,抗(kang)(kang)压与抗(kang)(kang)折强度提高至普(pu)通混(hun)凝土的8倍和10倍,耐久性可达150年。

……
  
面向未来,华新很是“舍得”。
  2007年百年华诞之际,水泥行业一片红火,华新毅然决然将运行了半个多世纪的华新老厂区生产线关停;与此同时,成立环保事业部,涉足环保产业。
  提前投入,布局未来。短短10年间,华新从一家单纯从事水泥生产的企业发展成为集水泥、混凝土、骨料、环保处置、EPC工程、装备制造等六大产业于一体的全球化建材集团,在全国十余个省市及海外拥有150余家子公司,名列中国制造业500强和财富中国500强。
  逐鹿商海,永不言歇。今年3月1日,华新水泥股份公司与黄石市签署协议,投资54.5亿元建设“百年复兴基地”,瞄准国际视野,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五大生产研发中心。李叶青透露,华新水泥将以减量置换方式,在黄石开发区和阳新县投巨资打造全球领先的绿色建材生态产业园、循环科技产业园以及新材料与智能装备制造科技园。

一(yi)个“特”字,写出大文章


  
天眼FAST、国产大飞机C919、港珠澳大桥……“新冶钢造”的身影频频闪现。
  中央电视台《大国重器》第一季记录的18个国家队企业,有8个是新冶钢服务的客户;《大国重器》第二季讲述的核心重器故事中,有近20个凝聚着新冶钢人的心血。
  新冶钢产品“上天入地”,秘诀在于一个“特”字——
  围绕提高质量、优化工艺、降低成本,成立钢铁料、高炉利用系数、成材率等八大科技攻关组,由过去的规模扩张转向向品种、质量要效益,每年用于新产品研发的费用在4亿元以上,占销售收入的3%以上。
  舍得在研发上花钱,企业的翅膀才会更加强劲,才能越飞越高。
  AG600,世界在研最大的水陆两用飞机,其关键部位的钢管、钢棒都是“新冶钢造”。和谐3号货运机车的牵引主机轴,一直依赖进口棒材。在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下,新冶钢成功开发出特殊用钢,吨钢成本大大降低。
   “始终领先同行业一个身位。”新冶钢总工程师周立新介绍,自2010年起,新冶钢便接到订单,为“天宫系列”火箭发动机提供一种关键部件——特种合金无缝钢管。
  从外观看,与家用自来水管无异。但其朴实外表下,却隐藏着巨大的能量——从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的成功发射到“神六”飞天和“嫦娥奔月”,这种钢管与新冶钢多项技术产品一起立下了汗马功劳。
   “钢花红似火,能把太阳锁。”目前,新冶钢的轴承钢质量跻身世界先进水平。铁路轴承钢出口,与世界巨头平分秋色。S890高强管替代进口;高端风电球钢,填补国内空白……
   “百年特钢,创新无限。我们没有去争‘全能冠军’,而是围绕特种无缝钢管、特冶锻材、合金钢棒材,走‘专、精、特’道路,实现精品+精益制造,人无我有,人有我专,人专我精,人精我特。”中信特钢集团副总裁、新冶钢总经理李国忠说:“近几年来,新冶钢科技创新投入超过100亿元,每年研发新产品200多项,推行常规产品特色化、同质产品高端化、高端产品尖端化,创造了多项世界之最。”

    专家点评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刘勇:
    百年企业要想基业常青,必须有自己的“独门秘笈”,才能保持行业领先的优势。这不仅包含研发技术的领先,还包括生产工艺的先进,还在于保持独领风骚的市场份额,也是一个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实践中,华新和新冶钢都较好地做到了这一点,也由此奠定了各自行业的领军地位,期待他们永不止步,把“百年老字号”擦得更亮,走得更远。

 

  • 官方微(wei)信(xin)
  • 客服中(zhong)心

Copyright 2021 华新水泥(ni)股份有限公(gong)司

仅支持IE10以上(shang)版本公司注册地址:中(zhong)国-湖北-黄(huang)石-大(da)棋大(da)道(dao)东(dong)600号业(ye)务(wu)中心地址:湖北省武汉(han)市(shi)东湖新(xin)技(ji)术开发区(qu)高新(xin)大(da)道 426号华新(xin)大(da)厦(sha)

login